因篇幅较长,故以(一)、(二)等区别,方便分享。
概论(一)
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,不可使人不知;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[1],不可使人易知。
【注释】
[1]玉韫(yùn)珠藏:泛指把美玉珠宝严密收藏起来。比喻掩藏才智。
【译文】
君子的心事如同湛湛青天、朗朗白日,不能不让人知道;君子的才华要如美玉裹在匣中、像珍珠严密收藏,不能让人轻易知晓。
【点评】
“成为君子”是儒家的人格理想,也是洪应明认同的人生定位。每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,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,必然存在与他人的互动。在这个过程中,作为一位君子,应该如何将自己的人格本色向外界投射,同时又能保证自身安全呢?洪氏从“心事”与“才华”两方面确定了基本原则:关于心事,正如《论语》所言,“君子坦荡荡”,光明正大,既不会想着欺骗别人、算计别人,也不会为犯罪等违背良心之事而感到羞耻和害怕,内心世界像晴空一样干净,像艳阳一样光明,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东西。既然这样,在人际交往中,对于自己的想法,不仅无需遮遮掩掩,而且要尽量坦露给对方,让人充分地认识你、了解你,为建立和谐诚信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贡献力量。至于自己的才华,虽然像美玉一样润泽,像珍珠一样光华四射,却不仅不能炫耀,而且要尽量掩藏起来。这种处世原则主要受道家思想影响,是对机巧伪诈的社会、对猜忌丛生的环境的一种消极反应。即使是在今天,我们提倡高调做事,但是仍然推崇低调做人,避免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和卖弄,以谦逊的态度去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耳中常闻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,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[2]。若言言悦耳,事事快心,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[3] 。
【注释】
[2]砥(dǐ)石:磨石。
[3]鸩(zhèn)毒:毒酒,毒药。鸩,传说中的一种毒鸟,以羽浸酒,饮之立死。
【译文】
耳边经常听到刺耳难听的言语,心中经常装有违逆心意的事情,这才是增进道德、修养德行的磨石。倘若每句话都悦耳动听,每件事都称心如意,那就等于把这一辈子葬送在毒酒毒药中了。
【点评】
“万事如意”堪称使用频率最高的祝福之语,但是,且不说现实生活中“不如意事十之八九”,即便真能万事如意,就是好事吗?洪应明的观点截然相反:“言言悦耳,事事快心”,实为人生中潜藏的大危机;要想增进道德品行,必须“耳中常闻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”。有人会说:这不是自己找病吗?其实洪氏所谓“常闻”、“常有”,并不是让人主动寻求这样一种结果,而是强调要保持一种能够接纳逆耳之言、正视拂心之事的态度。“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”,这是人尽皆知的老生常谈。平心而论,逆耳的未必是忠言,但忠言常常逆耳,即使我们对这个道理有着清醒的认识,可是由于人性的弱点,对于逆耳忠言也未必能够听得进去,从而导致行为决策上的失误。如果此人位高权重,“苦言逆耳,至计拂心”,一味采取厌恶、拒绝的态度,就会招来阿谀奉承的小人,就更听不到逆耳之言,只能被漂亮动听的谎话包围着了。
疾风怒雨 [4],禽鸟戚戚[5];霁月光风[6],草木欣欣。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[7],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[8]。
【注释】
[4]疾风:急剧而猛烈的风。怒雨:暴雨。
[5]戚戚:忧惧、忧伤的样子。
[6]霁(jì)月光风: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。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,胸襟开阔。霁,雨雪停止。光风,雨后初晴时的风。
[7]和气: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,万物由此“和气”而生。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。
[8]喜神:吉祥之神,喜气洋洋的神态。
【译文】
烈风狂吹,暴雨如注,飞禽走兽都会忧伤惊惧,惶惶不安;雨过天晴,明月朗照,和风习习,花草树木全都欣欣向荣,生机盎然。由此可见,天地间不可一天没有和合之气,人心中不可一天没有吉祥之神。
【点评】
古人认为,天地之间的阴气和阳气交合而成“和气”,万物都由“和气”生成,所以“和气”又被视为祥瑞之气。人为万物之一,人的行为应效法天地运行之道,也要心有喜神、面带和气,让这种由内到外的喜乐照亮生活空间。我们常说,生活就像一面镜子,你对它微笑,它就会对你微笑,其实也正是这个道理。面对镜子,微笑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生活态度,宁和喜悦的心境则是我们的微笑之源。
醲肥辛甘非真味[9],真味只是淡;神奇卓异非至人,至人只是常。
【注释】
[9]醲(nónɡ):味浓的酒。真味:食物本来的味道,真实的意旨或意味。
【译文】
醲醇、肥美、辛辣、甘甜并非食物真正的味道,食物真正的味道只是清清淡淡;神妙奇特、卓越异常并非最高境界的人,最高境界的人只是平平常常。
夜深人静,独坐观心,始知妄穷而真独露[10],每于此中得大机趣;既觉真现而妄难逃,又于此中得大惭忸[11]。
【注释】
[10]妄:不法,非分。真:佛教观念,与“妄”相对,指脱离妄见而达到的涅槃境界。
[11]惭忸(niǔ):惭愧,不好意思。
【译文】
夜深人静,一个人坐下来观察自己的心性,这时才能消除一切妄念,只让自己的真实本性显露出来,每每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;然而,当自己的真实本性显露出来,才越发觉得妄念难以逃遁,于是又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极大的愧惭。
【点评】
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,主张无一事在心外,“观心”(省察内心)即能究明一切事理、认清一切现象及其本体,故而“一切教行,皆以观心为要”。在这段文字中,洪应明描述了自我反省的过程和体验:观心的最佳时机是夜深人静之时,观心的最佳状态是独坐。斯时斯境,最易排除一切私心妄念,发现真实的自我,由此领悟人生的真谛。但也恰在此时此境,人仿佛置身身外,那些曾经萦绕在心头的妄念清晰、客观地呈现在眼前,让自己都觉得羞耻和惭愧。歌手罗大佑在《耶稣的另一个名字》中唱道:“平凡有另一个名字/叫做你也叫做我/我们都在白天犯罪/就像夜晚的忏悔”,白天里,我们做事情,也不乏思前想后的过程,但主要集中于考虑行事的动机和方式;静夜独坐,我们更能够站到自己身外去想,对白天的所作所为、所思所想作出评判。可以这么说,我们在白天能够清楚地看世界、清醒地想问题,却可能活得不够清白;我们在晚上视野有限、心神收敛,却能够想得更明澈、更深刻。当眼睛看不到外在世界时,人会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。遗憾的是,现代都市的夜晚越来越明亮,现代人的脚步越来越匆忙,我们把夜晚当成白天的延续,我们每天早晨在闹钟声中醒来,我们很少有夜深人静独坐观心的体验,我们的心既无从体会“得大机趣”之乐,也难体会妄念难逃的羞惭。我们活得如此充实,却又如此虚幻。
恩里由来生害,故快意时须早回头;败后或反成功,故拂心处切莫放手。
【译文】
身在恩泽之中,历来都会生出祸害,定制一个app大概多少钱所以称心如意时必须尽早回头;遭遇失败之后,或许反会走向成功,所以心意不顺时千万不要轻易放手。
【点评】
《老子》说:“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”恩泽中往往隐伏着祸患,所以春风得意时应见好就收、急流勇退;失败中可能孕育着成功,所以遭遇挫折后不要轻言放弃,灰心丧气。当放手时要放手,该坚持处要坚持,这是人生中的辩证法,是曾被反复验证的真理。坎坷逆境中的坚持诚然不易,飞黄腾达之时的抽身尤其困难。春秋时期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强兵、报仇雪耻的范蠡,认识到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”的历史规律,看透勾践“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”的本质,灭吴后“乘轻舟以浮于五湖”,变名易姓,成为名商巨贾;西汉初年辅佐高祖刘邦击败项羽、夺得天下的张良,深知“日中则移,月满则亏”的道理,不留恋权位,功成身退,避免了如韩信、彭越等功臣终被诛杀的下场。相反,协助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的丞相李斯,由于贪恋富贵、追逐更大的权力,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。
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[12],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[13]。盖志以淡泊明[14],而节从肥甘丧矣。
【注释】
[12]藜(lí):灰菜,一年生草本植物,嫩叶可食。苋(xiàn):苋菜,一年生草本植物,嫩苗可作蔬菜。“藜苋”泛指贫者所食之粗劣菜蔬。
[13]衮衣:古代帝王及王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。婢膝奴颜:形容谄媚讨好、卑躬屈膝的奴才相。 [14]志以淡泊明:看轻世俗的名利,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。语出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【译文】
甘于藜苋果腹的人大多具有冰清玉洁的品行,追求华服美食的人甘心做出卑躬屈膝的媚态。因为高远的志向需要在淡泊无求的态度中得到明确,高尚的节操却会在肥美甘甜的享受中逐渐丧失。
【点评】
这段文字运用归纳法,把人的品行与物质生活直接挂钩,或许会被误解为一种简单化倾向和对财富的敌视心理。其实作者此处强调的仍是一种选择和取舍:如果物欲的满足必须以降低人格为代价,那么宁可选择克制物欲、保持节操。古代社会以农为本,财富积累非常不易,勤劳不一定致富,巨额财富的获取常常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,高档奢华的享受常常与非正义联系在一起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如果屈从口腹之欲、衣食之忧,就很容易丧失对品行的修炼。只有甘于淡泊、清心寡欲,才有足够的力量抵制各种诱惑。其实这个道理放到今天仍然适用,因为物质名利对人的诱惑力是永远存在的。只有内心清净,不在诱惑中迷失自己,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,使人无不平之叹;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,使人有不匮之思[15] 。
【注释】
[15]不匮(kuì):不竭,不缺乏。
【译文】
人生在世,面前的道路要放宽一些,让别人没有不平的怨叹;人死之后,留下的恩泽要流传久远,让后人永远思念。
【点评】
常言道:“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。”人不是孤绝地活在世间,而是活在别人的心目中,活在后人的记忆里。人的言行举动会对他人造成影响,也在别人心目中刻下自己的形象。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别人的反馈,顾及后人的评价。对他人多一些宽容,可以让人没有怨恨;多为后人着想,让自己的生命在世间结束后,仍然活在后人绵绵无尽的思念之中。
路径窄处,留一步与人行;滋味浓的,减三分让人嗜。此是涉世一极乐法。
【译文】
碰到路径狭窄的地方,要留出一步之地,让别人行走;吃到滋味浓厚的美食,要少吃一些,让别人尝尝。这是人生在世一个获得最大快乐的好办法。
【点评】
分享,不仅让别人受益,也让自己快乐,这个道理我们都懂。但是,如果资源是极其有限的(比如狭窄的道路),或是极其优质的(比如甘美的食物),还会想起与人分享吗?还会愿意与人分享吗?恰恰是这种“困难的分享”,会为我们带来最大的快乐。《世说新语》中说:西晋人顾荣在洛阳做官,曾应邀赴宴,席间一道烤肉味道很好。顾荣注意到送烤肉的仆人流露出想尝一尝的神色,就把自己那份烤肉让给他吃,结果遭到同座的人嘲笑。顾荣说:“哪有整天端着盘子给人送烤肉,却不知道烤肉是什么味道的呢?”没过几年,匈奴人大举入侵,都城沦陷,王公士民纷纷逃往南方,史称“永嘉之乱”。顾荣也在战乱中渡江南下,每逢危难,总有一人在身旁保护他。顾荣感激地问他为何这样做,才知道他就是当年得到烤肉的那个人。顾荣感慨地说:“一餐之惠,至今不忘,古语真的不虚呀。”顾荣赠烤肉,可以说是对“滋味浓的,减三分让人嗜”的完美阐释吧。至于“路径窄处,留一步与人行”,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我们每天面对的难题,公路上的“见缝插针”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“礼让”,甚至出现拒绝给救护车让路、导致本可挽救的生命陨落在通往医院路上的悲剧。我们不应抱怨社会冷漠,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,我们的行为,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;改变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,就是塑造良好社会环境的起点。有人批评《菜根谭》的人生说教过于高调,可是,难道还有比留一点儿道路给别人走、分一点儿食物给别人吃更简单易行的道理吗?
作人无甚高远的事业,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;为学无甚增益的工夫,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。
【译文】
做人其实并不一定追求崇高远大的事业,能够摆脱世俗的情态,就可以跻身达士名流的行列;学习其实并没有什么突飞猛进的秘诀,能够减除外物的拖累,就可以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。
【点评】
有人总是梦想建立盖世奇功,跻身名流;也有人总想找到做学问的捷径,轻而易举修成正果。事实上,也许正是好高骛远的目标、不切实际的想法,让我们走了太多的弯路。任何人只要能够消除萦绕心头的各种俗念,就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;只要能够减却物欲的牵累,就能在进德修身的道路上日益臻于圣境。
宠利毋居人前,德业毋落人后,受享毋逾分外,修持毋减分中。
【译文】
恩宠利禄不要抢在别人前面,德行功业不要落在别人后头,物质享受不要超出限度,修身守道不要降低标准。
【点评】
“攀比”是人类最为常见的心理特征之一,是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某种情绪(常常偏于负面)的心理过程。根据产生的作用不同,攀比心理分为正性攀比和负性攀比:正性攀比指正面的、积极的比较,是在理性意识驱使下的正当竞争,往往能够引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,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;负性攀比指那些消极的、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比较,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,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否定。《菜根谭》中这四句话谈的正是“比”的问题,从不同角度说明应该比什么、怎么比,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“思想上高标准,生活上低标准”。一个人如果能够明确自己在宠利、德业、受享、修持四个方面的定位,就能过上相对平和逸乐的生活,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。在这四点中,尤以“宠利毋居人前”最为难能可贵。王莽篡汉时,冯异追随刘秀打天下,作战勇敢,善用谋略,为建立东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,是著名的“云台二十八将”之一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说他为人谦抑,从不自夸,每当宿营之时,诸将常常升座论功,冯异却独自退坐大树之下,从不参与功名座次的争夺,军中因此送他一个“大树将军”的雅号。随着时间推移,“大树将军”逐渐凝固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,反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,用以称颂那些像冯异一样功高不居、受人崇敬的军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